设置字体大小:【大 中 小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版 】 发布时间:2013-07-03 点击次数: 次
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,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世界的重要贡献。
中国拥有世界总人口的22%,但只拥有世界林地面积的5%和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5.8%。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森林过伐,使中国存在着若干环境问题。
中国50余年造林的努力结果,使森林覆盖面积每年增加0.94%,森林蓄积量每年增长4亿m3。中国正在实施旨在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。
9月4日至6日举办的"21世纪论坛--绿色与环保'2001"会上,中外专家对中国的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--
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主席瑞斯特·沙帕拉:可持续生存的定义是,符合当代人的需求但又不累及后代人满足他们的需求的能力。对于木材生产来说,森林可持续经营概念都知之已久。在中国,早在公元前2000年统治者就要求适当使用森林资源,并提出了根据自然发展规律管理山、河、湖和森林的思想。
森林可持续经营过去很长时间被理解为可持续的木材资源的管理。近几十年来,该概念的内涵得到很大拓宽。尤其是现在强调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,而且人类的需求也得到了考虑。因此,"里约会议"开创的"森林法则"之一是:"森林资源和林地应当得以可持续经营,以满足当代和后代社会、经济、生态、文化和精神的需要。"
对于很多人来说,森林保护是森林维护的同意词,意在永远把人从森林资源中排除在外。这使得我们产生疑问:什么是林业?林业为谁而存在?虽然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为存在于其中的所有物种的利益服务,但他们也必须为人类提供服务。
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政策与法律局局长巴克利·肯特: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造林目标,目标是到2010年将森林覆盖率增加到17%,为此将新种植400万公顷的森林。中国在已付诸实施的旨在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政策中,绿色项目、植树活动和防止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大规模防风林活动等,都取得成功。但植树可能不足以阻止环境价值极高的现有森林的破坏和退化。
在中国的许多地区,种植速生树种已在土壤保持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,但是,保护和恢复现有的森林却同样重要。从环境的角度看,我们需要提倡预防,而不只是缓解和恢复。总体说来,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现有森林和其他植被的可持续管理,以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。
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陆文明: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是一种市场经济手段,其目的是提高和加强合理利用森林的意识,它通常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认证和产销监管链的认证。认证需要经费,但认证也有收益,这取决于认证产出的水平。认证在中国的起步较晚,但进展却非常快,已经开始有了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的实例。由于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认证,世界银行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也在中国推动认证,相信认证在中国会有更快的发展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林业局科委副主任蔡延松: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,植被恢复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,要在生态优先、加强保护的基础上,充分考虑森林的利用和经营者的权益,运用物质利益原则,激活各种利益主体,使务林者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。应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,商品林建设对非公有制经济完全放开,让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;公益林建设和管护,应大力引入民营机制,提高效率;充分尊重经营者的自主权,提供必要的营林补贴、信贷支持和技术服务,争取在全社会办林业上取得新突破。
我们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,提高工业质量和效益。今后的造林绿化任务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,自然条件恶劣,适生树种较少,建设难度很大,迫切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加大林业科技投入,组织优势科技力量,开发植物种质资源,对不同的林业工程区进行生态评估,加强困难立地造林、重大病虫害防治、退化天然林的恢复与重建、荒漠化控制与防治等"技术瓶颈"的研究,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,加速科学技术、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林业渗透,为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。
泰国曼谷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副代表董庆松:为帮助解决禁伐带来的木材短缺问题,中国政府放开了木材进口并大规模开展了人工造林活动。中国事实上是世界人工林发展的主导者。然而,中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,以便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,并为林区人民提供合适的生计机会。
目前中国在使民众介入并授权从事森林经营方面,发生着重大变化,这主要通过一些机制完成,包括:分配林地,农户承包森林保护和恢复,森林的合股所有,管理决策权下放到地方等。有两个关系值得探讨。在林业、粮食安全和扶贫上:与权力下放和移交森林经营权紧密相关的问题,是林业、粮食安全和扶贫。对于中国来讲,这强调需要鼓励实施可持续的农用林业的发展和粮食生产,加强"经济型"林业,在乡村地区发展多样化的经济机会,增加市场准入机会和信贷,并改善基础设施。在贸易和市场问题上: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林产品进口国之一,年进口量为120亿美元。同时,中国还是林产品成品尤其是家具的出口大国。这一独特的地位,使得贸易和市场问题极具有敏感性和挑战性。《科技日报》2001年9月08日